656x100visa

scroll back to top
中加友谊需要怎样的民间使者
中国留学生 - 滑铁卢孔子学院专题
作者:文章 来源:中国作家网   
2015-12-26 12:42

8

       ——读李彦《尺素天涯》有感

  一口气读完李彦的纪实文集《尺素天涯:白求恩最后的情书及其他》,第一个跳到脑子里的词是“好看”。把真实的故事写得如侦探小说般精彩,在我的阅读史上还是第一次遇到,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功力。

  在这本书里,作者用代入式的生动文字讲述了她跟踪搜寻几位加拿大友人,挖掘出中加两国外交史上被掩埋的几段往事的传奇经历。套用现在大陆媒体最时髦的说法,这本书中有不少鲜为人知的“爆料”。更加可贵的是,这些“料”不是无聊记者和狗仔队的花边新闻,而是经过作者严格调查、考证的事实。

  《尺素天涯》围绕着“白求恩最后的情书”这个悬念,从走访情书女主人莉莲的儿子-一位落魄的加拿大老人开始,到接到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的官方回执结束,用几万字把发现白求恩最后一封情书以及埋藏了76年之久的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白求恩与毛泽东合影照片、以及作者为了给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一个好的归宿所做的努力的整个过程娓娓道来,其中的曲折算得上惊心动魄,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啼笑皆非。这样的结局应该算是文化差异呢,还是观念差异?读后不由让人陷入沉思。

  最神奇的要数第二篇《小红鱼儿你在哪儿住?》。二十多年前,作者参加了在加拿大温莎大学举办的一次皇家学术研讨会,偶然发现,她的白人邻座竟然能讲一口带河南口音的流利国语,不仅出生在中国安阳,而且还在70年代担任过加拿大驻中国大使!这还没完,未出半月,作者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读到一篇介绍甲骨文出土前后的历史的文章,因为相同的姓氏,事情发生地又在河南,因此引发联想。询问之后得知,这位发现甲骨文出土地点的加拿大传教士竟然是与她同席进餐的老者的父亲!明义士氏家族跟中国的不解之缘就这样浮出了水面。跟随作者探索的脚步,我们一点点走进那段尘封了百年的历史,走进当年那位年轻的基督教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一片痴情与他跌宕起伏的坎坷命运。

  跟作者一样,我本人也属于改革开放初期出国的这一批留学生,因此读这本书感觉非常亲切。记得刚来加拿大时,当地人对我们充满好奇,诸如课堂讨论,朋友聚会等场合,就成了我们介绍中国的好机会,而白求恩几乎是每次必谈的话题。我们告诉加拿大友人,白求恩大夫在中国家喻户晓,很多中国人是因为白求恩才知道加拿大的。我们还推荐中国的美食和民俗,如数家珍,几乎每个人都充当了民间使者的角色。我当时想,每一个来到加拿大的留学生就是一座架设在两国之间的桥梁,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增多,桥的数量该何等壮观呢。

  但现实是,若干年后,这其中的大部分人产生了分流,形成两大流派,一支属亲美派,一支属亲中派。网络盛行后,这两拨人在网上争论不休,互相攻歼,成为网站论坛灌水主力。每当看到前者逢中必反、拼命诋毁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而后者又唯中国独尊,不能忍受一句指责中国弊端的言论,我总是感觉很沮丧,甚至绝望。我知道,能为两国友好助力的,肯定不是这类“愤青”,但是谁呢?

  读了李彦的《尺素天涯》,这个一直萦绕心头多年的困惑,终于有了答案。

  身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东亚系教授、孔子学院院长,李彦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加拿大主流社会、中国政府官员、作家学者,这对双方的交流与沟通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这本书告诉我,李彦在这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远远超过了她的职业所要求的范畴。以“白求恩的情书”为例,为了解开这个秘密,她花费了大量时间,搜索白求恩遗物的拥有者比尔的相关新闻,又与刊登这条新闻的英文媒体联系,寻找比尔的地址,然后远道驱车赶去与比尔会面,请潦倒的老人去中餐馆吃饭,安排他与从中国来的白求恩精神研究会代表团会面……所有这一切,原本都不属于她的工作。她自动地做这些,出于还原历史真相的冲动,更出于对加拿大友人的尊重,和她对祖国文化原乡的深沉挚爱。

  我以为,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这不是一句口号,它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它需要我们每个中国人客观、理性地反观自身,冷静、如实地审视对方,了解彼此的差异。唯有这样才能带来真正的理解和包容。而这正是身为大学教授、孔子学院院长的李彦女士多年来所为之努力并收获颇丰的事业。在《嘤其鸣•答友人》这一章里,选登了作者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法裔女作家长期通信中的12封,里面有很多作者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观察与反思,是这部书里最值得回味的章节。

  这也是为什么读到《尺素天涯》时,我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因为我发现,只有作者这样学贯中西,又拥有独立的人格,习惯于独立思考,不盲从起哄,不屈从于权势的人,才是增进中加友谊最值得拥有的民间使者。

 

weibo365     weixin365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