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皮小孩的恶作剧
八方专栏 - 公寓里的故事
作者:余月瑛   
2014-06-19 10:08

8

下午三时半至四时,学生们陆续放学回家,是大厦其中一段繁忙时间。大厦的四个公共楼层,包括大堂和停车场走廊都站满了急不及待赶着回家的孩子和父母。

奇怪今天电梯出奇的缓慢,四个楼层站满了一群群被挑战耐性极限的孩子。大厦在繁忙时段不准搬家运货,而且全部四部电梯从早上开始均运行正常,并无障碍报告,究竟原因何在呢?

与此同时,大厦保安已从闭路电视发现了“电梯异常”的元凶。四名十来岁的男女孩子分乘两辆电梯到达二十楼,在步出电梯之前把电梯内的所有按钮按着,于是,两部电梯从停车场底层一直到顶楼三十层,每层都停下来。虽说是小孩子淘气的把戏,但足以让焦虑等待的居民愤怒。

大厦保安隐约认得其中一名女孩居住本大厦,但翻查二十楼的住户记录并无吻合的住户登记。相信这些顽皮的孩子耍小聪明,故弄玄虚,特意从二十楼出电梯,但其实去了附近的其他楼层。

相信这四名小“嫌疑人”仍在“犯案”现场附近,于是,保安员火速奔往二十楼。在南面楼梯即听到欢笑喧闹声,在十九楼的楼道,四名少年正在吃比萨薄饼喝汽水,他们显然被突然冲到面前的保安员吓了一跳,一开始对电梯恶作剧还一味抵赖,但保安员言之凿凿闭路电视上看到的一切,四名少年无奈承认。

四人中有两名住在本大厦,管理处随即通知了他们的父母,其中一名女孩子在父母得陪同下,泪流满面满向大厦管理人员诚恳道歉;另一名男孩子是大厦“薄有名气”的“破坏王”,父母为他的捣蛋行为已付过不少金钱上的代价,例如,故意触动防火警钟,向大门投掷鸡蛋等,为生计疲于奔命的父母,对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儿子真是伤透了脑筋。但对儿子的惩罚,也无非是旧调重弹,两天或一个星期不准玩电脑游戏罢了。

我们常说,管理物业大厦小社区,就如同一个微型政府管治一个超小型市镇一样,“小镇”内的孩子每天放学后的活动,大厦管理的职员有时可能比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还清楚,尤其是一些举止行为出位,直接影响到大厦正常运作的孩子,通常会先收到管理处的口头警告,如无必要,首次犯规还会向父母保密,之后才会通知父母,尤其是牵涉金钱赔偿的事宜。

为了这些精力过剩的孩子,除了康乐中心五花八门的运动设施外,定期电影之夜,
Hip Hop舞班,万圣节化妆比赛等,均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大厦设施对孩子的限制
大厦各项活动设施齐全,但安全至上是首选。因为健身器材的特殊性,十六岁以下少年不可以在健身室做运动, 十四岁以下少年谢绝在桌球室内活动,但乒乓球,羽毛球室和网球场则例外,只要有成年人陪同及监护,五岁以上小童基本上也可以练习玩耍。游泳池更是没有限制,即使婴孩也可由父母陪同享用,当然前提必须是穿上游泳专用的尿片。

运动场所对孩子年龄的限制,招致少数父母的不满。单亲母亲艾琳希望每天能在跑步机上运动20到30分钟,但要带上两名年仅两岁半和四岁的儿女,她请求让两子女坐在健身房的一角等她,称两名孩子很听话,一定会乖乖地“静坐”20分钟等她做完运动为止,但这显然是这位热爱运动的母亲一厢情愿的想法,就在艾琳向管理处提出诉求的十多分钟期间,两名孩子不断在办公室内追逐玩耍,艾琳起码有一半时间都在劝两小孩安静下来。试想若果让这两个小孩在摆满运动器材的健身室20分钟,两匹脱缰的小野马非闯出祸不可,艾琳也绝不可能轻松自在地使用跑步机。艾琳后来也终于明白,无奈接受为了孩子,只好暂时牺牲自己的喜好。

世事永无完美,大厦提供不少活动及设施适合少年儿童的同时,也有不少限制来维护大厦的整体和谐,也因此让一些置业人士把公寓大厦列入不适合有小孩的家庭居住之列,这倒也是不争的事实。例如,活泼好动的小孩子不可能在家里随心所欲奔跑跳跃,弹琴的声浪也必须节制,晚上十时以后更严禁过份声浪传出。但公寓的物业价钱始终比独立的别墅洋房便宜,也有些是基于父母的喜好和需要,因此仍然有不少有孩子的家庭选择公寓大厦为自己的理想居所,即使明知对孩子生活有一定限制,也宁愿尽量迁就配合。

孩子永远是热门的话题
物业管理工作绝非只是单纯管理物业,与住户商户及各合约商关系融洽有时更是关键,孩子永远是各人聊天时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塔拉提兴高采烈地告知,他的宝贝儿子终于考取了天才班。一点也不出乎我意料,塔拉提在某国际石油公司担任要职,儿子自小已跟随他在英国,也门,杜拜,日本等不同国家地区,第一印象已觉得这个孩子聪明过人,尤其数学更极具天赋,若考试得95分以下绝对视为奇耻大辱。据说塔拉提儿子三四岁已开始上数学精英班,基本上一星期七天除了正常上学外,各种补习班排得密密麻麻,感觉塔拉提这个智商极高的儿子,似乎在两年间成熟了不少,从一个活泼小孩变得有点内敛寡言。

塔拉提兴奋地要向我“取经”,皆因犬儿也“滥竽充数”在天才班之列。说来惭愧,我那位被公认为“全职开会,兼职读书”学生会骨干分子的大儿子,以及区内棒球队明星球员,小学排球队主力的小儿子,基本上绝缘各类补习班,连中文班也免了。大儿子以两年半的速度考获钢琴八级(钢琴老师戏称“亏本”),小儿子学会吉他基本技巧后也宣布脱离音乐堂,但两人每天仍自娱自乐弹琴至少半小时,因为他们根本是喜欢音乐,只是厌恶强迫性的考试和上堂。两儿还美其名曰是不想工作繁忙的双亲太辛苦,其实也正中我这个懒妈妈下怀。所以,我也算是亚裔,特别是中国家长的异数,绝对无经验可取,还希望不要被视为反面教材。

一个不得不提的普遍事实,当与亚裔家长攀谈时,大家通常会关心对方孩子的学业成绩,参加了什么补习班,而本地加拿大人则会询问阁下千金儿子参加了什么体育活动项目。黛丝的千金参加了游泳,溜冰,足球和跆拳道班,但女儿却每天都兴致勃勃地享受这编排得密不透风的行程,母亲也全情投入,每当女儿比赛拿了冠军,她便兴奋地请大厦职员吃糖果糕点。在黛丝眼中,似乎运动才是孩子的重点,学业往往只是被轻描淡写带过的附属品,对啊,小孩子就应该像个小孩般正常成长生活。

这或许就是被不幸言中的所谓Stereotype吧,亚裔,白人黑人家庭培养孩子的模式不尽相同,但亦毋须有孰优孰劣之辩,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就是父母眼中最棒的好孩子。偶尔与大厦内不同父母交流育儿心得,不但促进了大厦职员与住户间的和谐关系,往往又能得到启发,这也是物业管理工作的另一收获吧。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