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荒田:温水煮青蛙
文学园地 - 散文随笔精选
作者:刘荒田 来源:《侨报》   
2020-01-05 12:11

10

  按照世俗的定见,“温水煮青蛙”一语所指,乃是“不知不觉、快乐、缓慢的死”。最近从网上看到,有人极为利落地把它击垮了——水一旦加热到“不舒服”的度数,青蛙就跳出来了,怎么可能被煮死?

  于是,引出两个问题:第一,水被加热,尽管复制最先进行这一实验的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的步骤,每分钟仅上升0.2摄氏度,也迟早抵达“青蛙受不了”的临界点。如果好辩者援引老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与不乐”的论调,稍加发挥,剥夺我这“非青蛙”族的“感同身受”之权,我会反驳:青蛙的“感觉”和鱼的“心情”不可混为一谈。青蛙在温水里乖乖地待到被煮熟,从不作挣扎是不可想象的,必然在某一节点,感受到危险,出于本能而逃命。如果逃不成,则只有一种可能——昏迷,在失去知觉的状态中完蛋。

11

  “温水煮青蛙”是一个隐喻,或叫象征。温水,指的是环境“舒服”。青蛙并非出生、成长于温泉,更不必说“煮”它们的鼎镬了。出于天性,它们只适应自然水,即常温。从一开始,温水就使它们不“舒服”,且痛苦感随温度计的水银柱上升。不必给它们加上“舍生取义”“我不入地狱谁如地狱”一类标签,那是人类才有的穷讲究。单纯的本能,促使它们为了生存而生哗变。尽管相对于猛火高温(据前述康奈尔科学家的实验,将青蛙骤然放进摄氏40度的温水,它们会拼命挣扎,逃亡),温水好忍受一些。然而,忍受和享受不是一回事。我只能如此推断:青蛙在温水里是不舒服,不安分的。然而,为什么逃不掉呢?这就回到文首的疑问——因为有盖子。盖子有三种:

  密封型。在这一类盖子下,需要呼吸的青蛙,在温水里扑腾一阵,终因缺氧气而昏迷。它们的死,悄无声息,毫无反抗。

  半密封型。青蛙们活得长久一些。热得难受时,呱呱之声能传出少许,蛙道主义者听了遂进行于事无补的抗议。别有用心将之渲染为“圣上即今多雨露”式颂词。

  透明型。玻璃盖子要么钢化,那是为了破碎时不至于割破主事者的手;要么够厚,怎么撞也白搭,以消解蛙群的斗志。

  其实,说了半天没到点子上。从事水煮青蛙的是人,万能的主宰者决定:哪种青蛙享受温水,容器多大,水是污水还是勉强可以接受的低污染水,用哪种盖子,如何加温。捂在盖子下的群蛙,会被灌输“温水”的伟大、纯洁,泡温水胜于桑拿一类“理论”。蛙们如果热得难受,那就让它们隔着玻璃罩看看桀骜之蛙——它们只配在沸水里速死。渴望获得赦免,尽快逃出蒸汽笼罩的地狱的大多数,拼最后的力气,以深情无比的呱呱声,歌颂人的英明。直到快要被煮熟,蛙们最后的意识依然是“顾全大局”。为了说服它们,操作者举出雄辩的证据:你们进水前没有被剥皮,取出内脏,可见,不曾把你们当做食物。你们成了烈士,灵魂将上天堂……

(原载美国《侨报》副刊2019年12月22日 )

9

12

  作者刘荒田简介:广东省台山人,1980年从家乡移居美国。在旧金山一边打工,一边笔耕。2011年退休以后,开始在中美两国轮流居住。

  已出版散文随笔集36种。2009年以《刘荒田美国笔记》一书获首届“中山杯”全球华侨文学奖散文类“最佳作品奖”。2013年,获北美《世界华人周刊》、华人网络电视台所颁“2012年度世界华文成就奖”,2015年获“新移民文学笔会”“创作成就奖”。2011年,以散文《一起老去是如此美妙》获新疆“爱情亲情散文大赛”第一名。获《山东文学》杂志2015年度“优秀作品奖(散文第一名)。小品文集《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入围2019年“花地文学榜”年度散文。

  2017和2018年两年均进入三大文摘杂志(《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最受欢迎的报纸作者”前十名。

weibo365weixin365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