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onavirus

scroll back to top
“屏幕病”如何“控”住你的肉与灵?
生活频道 - 美容健身
作者:广州日报   
2013-01-16 21:16
 
alt
                                         新技术屏幕的出现常引发关注。
 
alt                                   
                                         屏幕已走进了小学课堂。 
 
           大大小小的电子屏占据都市人生活 “屏幕病”肆虐九级“微博控”甚至没有性生活
 
  “屏幕病”肆虐,你病了吗?建议你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做一次自我诊断。
 
  电视、电脑、pad、手机……从大到小,屏幕越来越多。电影、电视、微博、微信……屏幕里无所不有,让人爱不释手。脖子痛、手指痛、眼睛花,年纪轻轻就受这些“老年病”所困,在今时今日一点都不稀奇。
 
  从“肉”到“灵”,“屏幕病”已经牢牢地“控”住了你,九级“微博控”甚至没有性生活。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当记者把“屏幕病”这个自己编造的词语抛给阿彬时,他表现出相逢恨晚的激动,他说,这个词戳中了他的要害。若让阿彬给自己画一幅卡通自画像,估计会是这样一个机器人:脑袋是一部电脑显示器,左手是一部手机,右手是一部ipad,腹部是一部电视机——很科幻,也很写实。
 
  “屏幕病”家庭的一天
 
  除了上洗手间、倒开水、接待来客,他几乎都坐在电脑前,闲时用手机看看微博QQ
 
  34岁的阿彬是广州一名文化系统的公务员,他的一天起于屏幕,终于屏幕,并以屏幕贯穿始终。
 
  早上7时半,手机闹钟准时响起,阿彬半梦半醒地从枕边一把捞过手机,在手机屏幕发出的光亮中彻底睁开眼睛,点开微博、微信,看看有没有私信、转发和评论。   
 
  阿彬通常边吃早饭边用ipad看新闻,经常一言不发,很少跟家人说话。吃完早餐,他坐地铁上班,地铁上手机上网信号差,他在手机里预存了《百家讲坛》之类的电视节目视频,戴上耳塞,打发在地铁上的半个多小时。
 
  工作时间,除了上洗手间、倒开水、接待来客,他几乎都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整理资料写报告,闲时点开手机看看微博、微信、QQ有没有动静。他本人很少用QQ,但妻子阿雯是个QQ控和拍照控,一家人的吃喝玩乐都拍照上传,跟一帮姐妹在微信和QQ空间上玩得起劲。阿彬本人的微博通常都关于严肃话题,只转发不评论;微信群则是大学同学和羽毛球球友。他上QQ,主要是“潜水”围观阿雯空间里的评论。
 
  下午5时半下班,阿彬在地铁里用手机续看上班时看的视频。回家后,打开电视边吃晚饭边看新闻,看完新闻刷微博。微博上若有重要的“路边社”消息,他就会精神抖擞地刷到上床后自然入睡为止——这些消息,是几个密友间聚会或闲聊的主要谈资。
 
  在阿彬刷微博的同时,阿雯拿着ipad“追”电视剧。自从有了那几个视频网站,阿雯已经很久没通过电视看连续剧了——广告多,而且每天播一两集不过瘾。
 
  根据着迷程度,网友们把“微博控”分为九级,阿彬大概属于第五级,症状是“双休日不休息”,跟最严重的第八级和第九级相比,这都不算什么:八级微博控住院治疗,九级微博控“没有性生活”。
 
  80后“屏幕控”住院两周
 
  最常见的是脖子痛、头痛以及腱鞘炎。长时间用手指在手机上玩游戏会引发腱鞘炎
 
  阿彬虽然肩部肌肉有劳损,但并无大碍,他有个朋友,28岁就得了颈椎骨质增生病,阵发性疼痛难忍,罪魁祸首是躺在床上刷微博和微信;阿彬朋友的领导,经常拿ipad的小臂肌肉严重劳损,前阵子打了封闭。
 
  “性生活”是个涉及个人隐私的敏感话题,记者没有抛给阿彬,但根据他们两口子“屏幕生活”的作息规律,性生活次数因屏幕而减少是无疑的。对于那些最严重的“屏幕控”,性生活次数接近于“0”也是可以想象的。
 
  前阵子全国出现罕见低温,生理上的“屏幕病”高发,广东省中医院骨科主治医师李永津告诉本报记者,冰冷天气阻滞了人体的血液循环,易引发炎症,因而近段时间到医院就诊的“屏幕病”骨科患者大幅增多。
 
  他接诊过一位80后“屏幕病”患者,脖子和手痛得无法入睡,必须打止痛针、做牵引,住了两周的院才算缓过劲来。
 
  李永津说,就骨科而言,最常见的“屏幕病”是脖子痛、头痛以及腱鞘炎。“屏幕控”的身体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某几块肌肉长时间受力、紧绷,便会出现脖子痛、头痛等疼痛症状。长时间用手指在手机上打字、玩游戏,会引发腱鞘炎。
 
  在“屏幕时代”到来之前,以上病症的发病率要低很多,在李永津看来,屏幕似乎有种魔力:“看纸质书报看得一动不动的人不多,但玩电子产品玩得一动不动的人却不少。”
 
  李永津特别强调,“屏幕控”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颈椎,长时间低头对着屏幕,冷风、冷气直吹脖子,极易引发脖子痛。
 
  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教授林雪峰称,就眼科而言,“屏幕病”的发病机理在于:距离太近、光线太强和眼睛“一眨不眨”。 
 
  林雪峰解释说,长时间盯着屏幕,睫状肌紧张,易引发近视。
 
  屏幕对眼睛的最大损伤,乃是眼睛的“一眨不眨”。不少“屏幕控”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放下电子产品后,感觉眼睛干涩。此时,很多人会滴上几滴眼药水,但林雪峰认为,眼药水含防腐剂,过多使用对眼睛不利,并不是治本的妙方。
 
  林雪峰建议,从眼睛健康的角度出发,“屏幕控”不应一味追求小屏幕,能用大屏幕,就尽量用大屏幕。因为屏幕越小,眼睛越吃力。
 
  他还建议“屏幕控”们有意识地多眨眼睛,定时闭目养神。当然,最好的预防和治疗办法是少盯屏幕,同样的信息,若同时有电子版和纸质版可供选择,最好看纸质的,因为纸质书报基本上都是黑白分明的两色,行间距大且均匀,也不释放射线。
 
  “屏幕控”到底着了什么“魔”?
 
  专家称网络中获取“自我实现”变得空前容易,于是有了“微博控”
 
  与生理上的“屏幕病”相比,心理上的“屏幕病”魔性更强。在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胡慎之看来,“屏幕病”主要是“社交网络病”,集中体现在微博、微信、QQ等社交网络上。
 
  胡慎之说,人有各种心理需求: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在以各种电子产品为端口的社交网络中,获取“自我实现”的美妙感觉变得空前容易。转发、评论能以近乎于“0”的成本给发帖人带来成就感,于是便有了“微博控”。
 
  好评差评都满足心理需求
 
  好评,能给人带来巨大的快乐。差评,同样是“微博控”、“微信控”之所以成为“控”的重要原因,差评也是关注,无论褒贬,但凡是关注,都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尤其是60后、70后,他们大多不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受家人的关注较少,社交网络能够填补他们渴望被关注的心理空白。
 
  更深层次的,则是“表演型人格”,在社交网络上饰演一个美化版的自己。“屌丝”可以用俊男靓女的照片做头像把自己装扮成高富帅,说些言不由衷的话,虚构“高大全”的形象,吸引粉丝喝彩和尖叫。
 
  微博、微信要得到网友的转发、评论,时间上有延迟,等待回馈的心情,是“微博控”、“微信控”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好比以前人们在寄出一封纸质私信后,翘首等待对方的回信。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愿意把个人生活完全暴露在社交网络上,是因为这可以给他们带来自恋性的满足。自恋的另一面,是“比较”的欲望。他们把自己享受“体面生活”的种种细节图文并茂地暴露在社交网络上,同时窥视亲朋好友甚至陌生人的即时动态,窥视他们在过怎样的生活。炫耀自己、在意别人,人们希望在这种比较中得到心理满足。
 
  在现实生活中,“社交网络病”患者往往有种“无力感”。恰巧,社交网络可以给人们提供虚假的“自主感”,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们可以摆脱规矩的束缚做自己的主人。
 
  胡慎之认为,从信息匮乏到信息爆炸,对中国人来说,一切来得太快,于是出现了一批“精神暴发户”,他们渴望拥有“信息特权”:别人知道的,我知道;别人不知道的,我也知道。他们不停刷屏,时刻关注最新消息,否则,就会惶恐找不到与人交流的共同话题。如果连“亲”、“元芳”这些新词儿都不懂,他们必然就会感觉“奥特”、丢脸。
 
  “屏幕病”其实是选择问题
 
  若想通过现实社交来满足如上所述的种种心理需求,非常不容易,如今,它们得以通过社交网络轻易获取满足,人们自然不愿意“舍易求难”,自然就成了“社交网络控”。它的机理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瘾”本质上并无区别,比如,有人沉迷于赌博,是因为赌博能在短期内轻易满足他喜怒哀乐等全方位的心理。
 
  “屏幕病”的患者聚在一起,便有了“屏幕病家庭”,在这些家庭,家人之间不够亲密。亲密的基础是“爱”,爱包括三个因素:激情、分享和承诺,而在“屏幕病家庭”,家人在表达“爱”时,这三个因素都发生了流变。
 
  如果一个人宁可跟屏幕交流也不愿意跟家人交流,罪不在屏幕,这说明家庭关系本身就存在问题。事实上,中国的家庭结构正在发生剧变,人们对“家庭”的理解变了,价值观多元化了。
 
  上世纪80、90年代,一家人围着电视机看电视,看起来其乐融融。如果当时的人们也有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屏幕,这份其乐融融会轻易地破碎。
 
  在人际关系方面,有一句经典名言:“谁痛苦,谁改变。”如果你无法忍受屏幕“分裂”家庭,那你就扔掉屏幕、改变自己。“屏幕病”其实是关于“选择”的问题:社交网络的信息对你到底有多重要?难道比妻子和孩子还重要吗?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