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对大陆有信任困境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作者:陈世耀 来源:世界周刊   
2013-10-20 19:47

台海两岸停滞一阵子的例行交流,最近出现新高潮,一是习近平公开宣示“两岸政治分歧总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并直接表达未来两岸官员可面对面接触;二是两岸政务官张志军、王郁琦在APEC会议碰面,公开互称官衔;三是“两岸和平论坛”举行,大陆学者主张承认台湾治权声音升高。这些事同时出现绝非偶然,习近平主政十年即使没有、也难订出两岸统一时间表,但不愿马英九或逾85%台湾民意支持的“两岸永久维持现状”持续,北京似已开始试图打破沉滞局面。

马英九“和中、亲美、友日”策略,目的在使台湾在美、中间维持等距交往和平衡,但几项变数拉锯或将改变现存状态:一,是马即将在两年七个多月后任满,民进党有机会再轮替执政;二,美国“再平衡亚洲”策略不可能全未考量台湾变数;三,习近平新领导班子对台政策新部署和策略渐出台;四,美方放话指两岸若统一,台湾变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将不再援助台湾。这些变数交互作用,正在考验马政府拒绝政治谈判,继续“政经分离”、维持现状路线。

正如美国在台协会前处长司徒文所言,两岸不会一直维持现状。现状是动态变化的过程,马英九设定的前提大陆未自由化、民主化前,台湾不可能与对岸谈判统一。这也是主流民意趋势,马英九不敢违逆。但习近平主政后,大陆连串动作包括“官方对官方”不再忌讳,上周结束的两岸和平论坛,与会大陆对台智库学者包括北大、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教授,纷纷阐明承认台湾治权的可能方式,似释放出政策变动讯息,显示北京对台湾政局可能变化,冀望开辟两岸政治谈判大门渐有急迫感。

习李体制对台问题政策虽萧规曹随,但习近平说分歧不能一代传一代,或是基于内外背景。一,是2016年绿营可能再执政;二,是五年来两岸和善交往,“让利”不断,但台湾民心“政经分离”更明显,北京想摆出“硬的更硬”一面;三,美日与中国在东亚争雄,台湾尚置身事外,但局面可能随民进党再执政而打破,北京不愿台海局势变成钓岛和南海一样复杂。四,习近平放眼十年,绝不愿任满时两岸还是“现状”,想部署突破。

不能忽视北京近年对台部署。台湾23邦交国至少有五个等待北京点头,即可能舍台湾而就大陆;台湾经济受大陆扼控至何种地步,蓝绿一直有争议;两岸军力不平衡早已超越警戒线,台北国防部日前发布,解放军2020年有全面能力攻台;央视日前播解放军演习新闻出现台湾、澎湖地图,似有威慑目的。这些现象也框限住绿营即使执政想扭转的方向,台湾很难跳脱“温水煮青蛙”的格局。

两岸关系沉滞,最大关键还在台湾民心对大陆的信任不足。从国共内战时期交手谈判史、国府迁台后台湾长期被大陆打压,近二、三十年台湾孤立无助,恐惧和不信任感深植民心。加上两岸政经实力愈悬殊,台湾愈缺少筹码,大陆愈具实力,台湾不信任感愈强。两岸敌对60年,想在短短几年就相逢一笑泯恩仇,实务上是强人所难。何况北京过去的两手策略,迄今犹见两岸关系操作中,譬如王郁琦、张志军见面互称“主委”、“主任”,只见境外媒体报导,大陆官媒仍是一字未提,所有台湾政府机关名称都加“引号”或以“主管部门”带过;官方对官方也可以解释成“中央对地方”。这类现象如何让马政府向民众说明,北京具十足诚意、善意而不是统战两手策略?

要解开信任困境,同样需要更多时间和努力。北京近期一些做法,如同意台湾参加ICAO会议;在APEC上的认可台湾的作为,都有利民心。未来北京如能主动助台湾加入RCEP,或有助解开症结,但更多时间和作为绝对必要,台湾民心对中共政权的忌讳和逃避,其实和因政治、社会因素移民海外的大陆移民心态一样。想让原本享有自由、民主、法治,人权受保障、社会文明相对进步的台湾,融入条件相对落后的中国,客观上本不符进化原则和人性,何况台湾现状还有美日国际利益交错其中,北京想急恐怕也急不了。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