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里的人与时代
文学园地 - 散文随笔精选
作者:陈瑞琳 来源:文艺报   
2014-06-25 20:22

15

       ──序江少川《海外华裔作家访谈录》

       列宁先生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即“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当然,列夫·托尔斯泰不仅仅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但从他的这面“镜子”里,我们的确看到了某些构成那个重要时代的特殊品质。

       当我在捧读这一部《海外新移民作家访谈录》的时候,耀目的感觉就仿佛是在看一面面色彩斑斓的“镜子”。这些“镜子”交错在一起,又构成一个大时代的“镜子”!“镜子”里面的人如此清晰,如此丰满,如此鲜活,他们留下了自己最真实的声音,为当今的华语文坛保留下一份最难得的第一手资料,也留给了后世最珍贵的文学宝藏。

       这些“镜子”里面的人在文学的路上大都走了三十年,而收集、制作这些“镜子”的人也经过了十年的披删。从2002年一直到2013年,一位伫立在武汉城长江岸上的中国学者,以他睿智洞察的目光,不断向世界的各地延伸。他的目光走得很远,从东方望到西方,从青丝走到白发,但他执着的眺望从未改变。他,就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中文系主任江少川导师。

       如今已退休的江少川教授,湖北武汉市人,是长江流域最早从事台港澳暨海外文学研究的学者之一。现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理事等职,曾出版《台湾文学教程》、《台港澳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台港澳卷)》、《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教程》等著作。多年从事高等院校讲坛及科研工作的丰富经历,使得他深感第一手研究资料的可贵。近十年来他呕心沥血完成的这部海外新移民作家的访谈录真正是用心良苦,面对海外华文作家的群星灿烂,他要有自己独到的眼光,还要做深入的剖析才能提出访谈的命题。这样的宏观把握和微观探掘,非一般学者所能为。

       关于海外新移民文学的研究和发掘,缘起于中华大地国门洞开后风起云涌的文化浪潮。1982年,乘“改革开放”的春风,广州暨南大学第一次召开香港台湾文学研讨会。1986年,在深圳大学召开的第三届学术研讨会,特别在“台湾、香港”之后增添了“暨海外华文文学”。1996年,在庐山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上“华文文学”得到了正式命名。2002年,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宣告成立。从此,在中国大陆的学界正式确立了“海外华文文学”的概念。一个崭新的学科由此成型,并迅疾汇聚了一批敢于“尝螃蟹”的当代学者。

       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海外华文文学虽然不是“显学”,却是当代中国学坛的一门“奇学”。“奇”就奇在它的学术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地扩展和迅速地延伸;另一方面的“奇”,是从来没有一个人文学科能够如此同时地产生内外双向的现实意义,其向外的意义是传播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向内的意义则是挑战性地引进海外的新文化。

       就在2002年的10月,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告别了中国学坛多年的我,第一次代表海外的新移民作家重返学界,尤其是结识了一批热爱华文文学研究的学者,在他们当中,我看见了江少川教授!

       中国的学坛,向来厚古薄今,从而严重地忽略了对文学现实的考察和“在场主义”的批评。很多年来,人们不愿意去发现漫长的文学史研究中所存在的缺陷和桎梏,因为继承容易开创则难。正因为此,全面地研究海外华文文学,除了需要学术勇气,还需要有破旧立新的学术眼光和智慧。文学不是史学,是鲜活的个体创作的艺术。谁都无法否认,绚丽的华语文学正在世界的各地开花结果。

       著名作家于梨华女士说过:“海外华文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延伸”,这已经成为海内外所有作家的一个共识。当今的中国文学正在由本土伸向港台,继而延向海外,大有形成世界上气势磅礴的华语文坛之势。从北美老侨作家的血泪记述,到六十年代台湾留学生文学的苍凉思索,再到八、九十年代大陆新移民作家的昂然崛起,海外的华语世界正可谓风起云涌,各领风骚。

       说到海外新移民文学的成长,推动的背景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浪潮。据初步统计,仅仅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大陆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的总数就达到121.17万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百万大军乘桴于海,移植在异国他乡。他们带着自己纷繁各异的自身经历,沧桑深厚的文化印痕扑入到全新的国都。从雪山脚下的瑞士小镇,到郁金香盛开的荷兰都城;从北国枫叶的加拿大,到墨西哥湾环抱的北美海岸,只要有华人打拼的地方就有汉字创造的文学!

       令人欣喜的是,或许是时代的变化,或许是心智的成熟,这一代新移民作家比诸上一代的台湾留学生文学作家,在汹涌而来的美国文化面前,他们显得更敏感更热情,同时又不失自我,更富思辨精神。他们减却了漫长的痛哭蜕变过程,增进了先天的适应力与平行感。他们浓缩了两种文化的隔膜期与对抗期,在东方文明的坚守中潇洒地融入了西方文明的健康因子,他们中很快就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创建的作家和写作人。

       面对这道独特奇异的文学景观,江少川教授认为,新移民作家前半在中国生长,后半生生活在异国,他们具有双重生活经验,两种文化背景,又具备双语能力,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写作与原乡、异乡的文化不可分割,相互连通,而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它们的独有特质:如边缘性、跨域性、动态性等。他们的创作视野、观点、题材与艺术方法都有其鲜明的特色。

       追溯海外新移民文学的创作轨迹,先是有八十年代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为代表的草创发轫期,之后为九十年代初以查建英、苏炜、闫真等为代表的“大陆留学生文学”的先声,再有严歌苓、张翎、虹影等的扛鼎之作诞生。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无论是生活积累的广度和深度,还是表现在文学精神的觉醒与升华,海外新移民文学都开始具有了自己的规模和阵容,并出现了一批个性成熟的代表性作家。

       感谢这部《海外华裔作家访谈录》,整整30多万字,几乎囊进了目前在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海外新移民作家,其中包括哈金、严歌苓、张翎、陈谦、施雨、苏炜、陈瑞琳、钱少君、刘荒田、黄宗之、朱雪梅、吕红、张慈、沈宁、虔谦、施玮、沙石、陈河、李彦、曾晓文、林湄、章平、庄伟杰、李硕儒、孙博、张宗子、程宝林、虹影、查建英、杨恒均等,访问的作家横跨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采访的内容涉及新移民作家的创作历程、代表作品、创作体会以及新移民文学的发生、发展、形状及前景,涉及新移民文学与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比较与关系,兼具可读性与学术性。无论从广度及深度,都可以说是目前国内出版的唯一的一部集中对新移民作家的访谈录,为海内外的读者打开了一扇新异的窗口,别具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位新移民文学发生、发展的见证者,深感江少川教授十年努力的厚重和珍贵。作家、学者访谈录目前是国际上非常推崇的一种学术写作体裁,它的特色首先在于具有“现场感”。在这部《访谈录》中,大部分内容皆依据笔者与作家面对面的采访对话整理而成,有的更是多年的跟踪采访、补充后的更新,如对严歌苓、张翎、陈瑞琳、少君、林媚等人的采访就是如此,多次补充了最新的材料。对获得郁达夫文学奖的旅加作家陈河更是同住一室两夜,做了彻夜长谈后而写成的,读来生动活泼,让人如临其境。

       《访谈录》的令人印象深刻还在它的深度性:此书的每篇采访都是在对作家做了深入的研究之后进行,笔者江少川教授不仅阅读了这些作家的主要作品,而且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评论。如评论旅加作家张翎的论文就获得首届加拿大华裔华文文学论文奖。正因为有如此完整的学生准备,在这些精彩对谈中,笔者与作家的讨论与切磋,不时迸发出新鲜的火花与亮点。如关于严歌苓的访谈录,重点在跨越中美时空的移民文学;张翎的访谈录,指向攀登华文文学创作的高山;哈金的访谈录,探讨的是小说创作的智性思考;陈河的访谈录,聚焦在他远行天涯追寻的文学梦。

       掩卷遐思,海外新移民文学的迅速崛起,横向的座标是来自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战”与“交融”,纵向的继承则是“五四”新文化以来所开创的面向世界的精神源流。怀想“五四”运动之后,当时的国内文坛已有相关的域外题材的优秀作品问世,如诗人闻一多的《洗衣歌》,老舍先生的《二马》,蒋梦麟的《西潮》以及郁达夫的留日小说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已出现大规模的“海外留学”浪潮。如留学欧洲的徐志摩、老舍、巴金、林徽音、苏雪林、凌叔华、陈西滢、戴望舒、许地山、钱钟书等,他们不仅在海外就有精彩创作,而且从欧洲带回了写实主义、浪漫主义和人文主义。当年留美的作家则有胡适、林语堂、梁实秋、冰心、曹禺、闻一多等。胡适从西方拿来的新文化,正感应着“五四”时代“民主”与“科学”的呼唤,他的哲学和文学思想整整影响了一个世纪。而构成现代文学另一部分重要作家就是当年的留日学生,他们是鲁迅、郭沫若、周作人、郁达夫等,他们的海外生涯及创作无疑是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精神源头的重要起点。不过,“五四”时代文学的激情主要是来自对旧文化的反叛和清算,而当今海外作家的欲求则更多是直接面对中西文化冲击的思考。

       再回首海外华人的百年历史长河,中国人走向世界的道路尤为艰难而曲折,更伴有耻辱的血泪。追溯华语移民文学的历史,最早有书面文字记载的是十九世纪中叶的北美劳工民谣。直到二十世纪的中叶,海外的华文文学才真正具有了自己的声音。四、五十年代不少从中国出来的留美学生,徘徊在“去”和“留”的挣扎,成为海外“留学生文学”的初试啼声。直到六十年代,台湾掀起“出国潮”,涌出一批年轻而成熟的作家,于是有了以于梨华、白先勇、欧阳子等为代表的“纽约客系列”,其作品充分表现出留学生文学所具有的基本特质,在“无根”的精神痛苦中,在“接受与抗拒”的文化冲突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同时在事业、国家、爱情、婚姻的漩涡中走进了“移民文学”的前沿,并创造了海外华语文学的第一个高峰。与此同时,以旧金山“天使岛诗文”为发轫而形成波澜的 “草根文学” 也成为美华文学的重要一支。海外的新移民文学则发端于八十年代后期,滥觞于九十年代,经历了由浮躁、粗糙到沉潜、过滤的初级阶段,从单纯描写个人沉沦、奋斗、发迹的传奇故事,已逐渐走向对一代人命运的反思,对中西文化夹缝里的新移民文化心态的表现,进而对生命本身价值的探讨。

       由此可见,海外新移民文学的滚滚浪潮,正乃“天时”与“地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海外华文创作进入到一个百川汇流的年代,一方面是海外中文报业的加盟,各家报刊园地稿源丰盛,中长篇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是各路作家的云集,尤其是两岸作家以及新老移民在创作视点上的差距逐渐缩小,历史造就的悲情逐渐淡化,共同关怀的民族以及社会的焦点甚至表现出题材选择、艺术风格上的融合之势。海外学者普遍认为:大陆留学生的汹涌进军北美,挟进“思想解放”的浪潮,遂造成海外创作园地空前的热闹,呈现出各阶层移民生活“战国争雄”的局面。与此同时,网络文学勃然兴起,两岸出版界又密切关注海外创作,遂造成海外作家创作的空前高潮。

       正是在这样一个绚丽的时代背景下,《海外华裔作家访谈录》问世了。这部融汇着经典气息的宏着,标志着“新移民文学”的旗杆正在稳稳地升起,展现着一代“新移民作家”正在以自己顽强不懈的努力,打造一个完全崭新的文学新天地。他们继承着前辈作家的精神足迹,但却开创着华文文学史上一个迥然不同的新时代。他们,完全有资格得到海内外评论界的热切关注。

       作为一个变革时代的文学思潮,移民文学的路途还将充满荆棘与坎坷。但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朵朵奇异而清澈的长河浪花,毫无疑问地正在为中国文学的洪流巨波提供着一股来自海外世界的清水激流。

       当今世界,东西方的文化融合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纵观全球,正是因为移民浪潮的归去来兮,一个民族才得以迅速吐故纳新,在交流与磨合中不断强大。

       为此,特别向江少川教授致敬!是为序。
       (发表时有删节)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