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微小说:流石如玉/揭方晓
文学园地 - 微小说‧微段子
作者:揭方晓   
2017-09-27 09:30

201

       编者按:2017年是香港回归中国20周年的喜庆之年,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小说选刊》杂志社、中国微型小说创作基地、武陵区文联等机构,在3至6月成功举办了“紫荆花开”世界华文微小说征文大奖赛。征文结束时,共收到国内外参赛稿件10673篇,其中,国外来稿917篇。参赛者来自中国各地和美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通过组织专家学者认真初评、复评和终评,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5篇,3等奖10篇,优秀奖30篇。《“紫荆花开”世界华文微小说征文大奖赛获奖作品集》即将由“现代出版社”推出,本网荣获网络首发权,陆续刊登所有获奖作品,以飨海内外读者。

       流石如玉/揭方晓(二等奖)

 

       沈流石,字玉如,民国年间香港有名的治印大家。不,不止是香港,甚至在整个大东南,整个大中国,也颇有名气。在这一行里,只要谈古论今,或是历数名门大家,沈流石都是一道绕不过去的门槛,每每被人提及,多赞誉之语。
       说其有名,一是因为他浸淫治印之技半个多世纪,功底自是深厚,只要一石在手,无论是阳雕还是阴刻,或藏屈守拙,或古朴绵厚,大有先秦之风、两汉余味。二是在他这,非完美之石不雕,非极品之玉不刻。寻常的玉石,他不屑一顾。
       有事例为证——
       广东督军秦啸天觅得一上好田黄石,其通体明透,似凝固之蜂蜜,润泽无比。便想以之为材治一大印送给袁大总统,并借机劝进,立拥戴之功。秦督军兴冲冲地找到沈流石,出重金要他治印。沈流石一看这块田黄石,眼晴倏地暴凸,双手直颤。他小心翼翼地捧着这块美石,用放大镜凑在眼前反复端详。突然,他面色一暗,神情紧张;再反复端详,终于长叹一声,将这块田黄石恭恭敬敬地还给了督军,说什么也不肯为其治印了。秦督军奇怪了,问其何意?沈流石说,此石有暗隙,非治印之材。别人尽管将眼珠子瞪得滚圆,也不知这“暗隙”何在,可沈流石说有,那就一定有,大家都相信沈流石的鉴石能力。秦督军狠狠地盯了沈流石好一会儿,都快拔枪了,经众人好一通说和,才愤然而去。
       前清进士汪存年,香港有名的风雅大儒,好金石音乐、古玩书画,只是为人有些计较,才能有时摆不上明面。一次,其略施小计,就连哄带骗地用几块粗金淡银从一西域番僧处换得一块精美的和田白玉,此玉颜色洁白,材质细腻、温润、透明,宛如羊脂。汪进士就想用这块玉为父亲治一方印,为其即将到来的八十大寿添光增色,自己既有了孝名,又显得雅致。汪进士与沈流石是至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这治印的任务当然就交给沈流石了。可没想到,沈流石吱唔了半天,就是不肯动刀。汪进士气极,忍不住当着众人面呵斥他,他虽面红耳赤,可是终不肯治印。后来,他才私下里跟别人讲,说这和田白玉本属上乘治印之材,可惜被那番僧藏之寺庙久已,日日清音梵颂,自是心底空明,失了一份厚重,治不得印了。
       自此,再也无人敢让沈流石治印了。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手里的玉石,虽不粗鄙,可又怎么比得了秦督军与汪进士的玉石呢,绝不会入得了沈流石的眼睛,愣头愣脑地上门请他治印,只会徒增没趣,甚至反落得他人笑话。因为难得一见,又因为有些神秘,不多时,沈流石治印的技能,便传得愈发神奇了;其在篆刻界的名气,也越来越大,甚至人们都把他比作浙江治印大家吴昌硕了。一时“东吴西沈”,传遍大江南北。
       那年冬至,沈流石在刻一枚闲章时,堪堪完成,突然脑袋一歪,无疾而终。一众亲朋好友、后辈学生,以及地方贤达在叹惜之余,都前来吊唁。丧事毕,有人提出想参观一下沈流石这些年治的印章,看其石之美,美至何处?观其印之精,精到何方?众人大多赞同。毕竟这样开眼界的机会,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沈妻很是大度,引众人来到沈流石生前的书房,从书架上拿出几方印章,供众人观赏。众人一看,甚为佩服。只见其印,只略微一瞥,就隐然有龙飞之迹、虎啸之痕,好似一不留神,那些笔划与章法、结构与意境就会跌落下来,成一个个小人儿,与众人对话似的。让文字活起来,可是治印的最高境界啊!可是,其石尽管也甚精美,却不见得就一定比秦督军与汪进士的玉石好。面对众人不解的目光,沈妻款款而道:“玉如生前常说,凡石皆可治印,惟小人不可与之印。”众人这才明白,沈流石之所以不肯给秦督军和汪进士治印,非不屑其石,乃不屑其人也。
       众人还注意到,在沈流石的一众印章中,有一枚比较特别,其材质太粗鄙了。这是一枚用寻常红泥石雕刻而成的闲章,也是沈流石最后的作品。上面的文字经辨认为:朴石寄闲情。笔划疏密有致,甚是悠闲。

      (本文获“紫荆花开”世界华文微小说大赛二等奖)

weibo365     weixin365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