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庆:加拿大有众多高水平华人作家
文学园地 - 散文随笔精选
作者:亚明 来源:RCI   
2015-04-29 16:07

27

赵庆庆和她翻译的加拿大小说作者,获吉勒奖的华裔英语作家林浩聪。

近年来,加拿大不断有华人作家出版新书,本台也陆续做过报道。但对华人文学的总体发展及特点一直鲜见有著述。现在,南京大学副教授赵庆庆女士刚刚完成的论文“走向繁盛的加拿大华人文学”,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对加拿大华人文学最系统、最完整的研究成果。它凝聚了作者十几年的心血。 赵庆庆曾在卡尔加里大学求学,从评论加拿大文学现象开始,到把加拿大华人文学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先后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她还与加拿大的华人作家广泛接触,在2011年出版了《枫语心香——加拿大华裔小作家访谈录》。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记者要求赵庆庆女士谈谈对加拿大华人文学总体的发展和特点时,她能够侃侃道来的原因。她的介绍不仅涵盖了加拿大华人文学的历史和现状, 也包括了加拿大华人文学的特点、创作内容和跨文化互动的趋势等等。

28

赵庆庆与荣获总督奖的加拿大华裔英语作家郑蔼玲 

我们的访谈从国内何时开始关注加拿大华人文学开始,对此赵庆庆女士说:“国内对海外华人文学的研究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而对加拿大华人文学的关注则比较晚, 应该是从2000年以后才渐渐增多。现在通过十几年来对加拿大华人文学的介绍、评价,国内有关的杂志也出现了不少文章”。

赵老师介绍说,国内两大华文文学期刊《华文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论坛》近年来也加大了对加拿大华人文学的解读力度。前者组织了“加华文学专号”(2006年第4期)和“加华文学专辑”(2007年第5期),这是国内对加华文学的首次集中评介,不仅介绍了加拿大华文文学的概况,而且评论了张翎、曾晓文、孙博、林婷婷、陈浩泉、葛逸凡、余曦、宇秀等其人其作,以及弗莱德•华、李群英、陈泽桓等加华英语作家。《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也陆续刊登了有关痖弦、李彦、张翎、笑言、林婷婷、卢因、林浩聪、方曼俏、余兆昌、李群英等的加华作品评论或访谈,并组织了“加拿大华文文学研究专辑”(2010年第2期和第3期)。现在,《华文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论坛》已成为国内外学者探讨加拿大华人文学的重镇。

赵老师认为加拿大华人文学很有特点,主要体现在它语言的多元性,是多语种文学,华文、英文、法文的作品都有。还有一些作家是双语作家,用英语和汉语同时写作”。

她说:“他们不仅用汉语创作非常优秀,在中国获奖,英语创作也在加拿大英语文坛获得认可和承认。比如李彦,现在是滑铁卢大学孔子学院院长, 出版了英文的长篇小说Daughters of the Red Land(《红浮萍》),1995年一出来就获得加拿大新书提名奖,这对于第一次用英语写作出书的作家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励。后来又发表了 Lily in the Snow(《雪白合》),可以说是《红浮萍》的续篇”。

李彦也发表了不少汉语的中长篇小说。她的作品有历史感,写出了100多年间家族的命运, 而且着重是描写女性。

赵老师还提到另一位双语作家赵廉:“她是约克大学的文学博士,是世界上第一个从学术角度研究加拿大华人英语文学史的作家。她的英语博士论文题目就是《打破沉默: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Beyond Silence:Chinese Canadian Literature in English,1997),也因此荣膺加拿大Gabrielle Roy文学评论奖。后来她还出版了英语回忆录《虎女》(Tiger Girl,2001)、双语诗集《切肤之痛》(More than Skin Deep,2004)、英语短篇小说集《中国结》(The Chinese Knot,2008)等,都得到了加拿大英语读者的承认和喜爱。

赵廉的双语创作带有强烈的自传性和纪实性,其首部双语诗集《枫溪情》和回忆录《虎女》反思了自己过去的中国经历,特别展现了文革时期自己和家人的悲欢离合。她说:“你离开了中国,可你的过去,你文革时的经历,你回忆起来会有不同的看法,那段时间的烙印在那里。也许是中国伤痕文学的一部分在我身上的体现。我们是那代人。我要处理它,我非要处理它不可……所以,《枫溪情》里面有很多东西都是个人经历。我背了很多年痛苦的包袱,非得把它卸了不可。这是个人角度的历史回顾,一种反思”。赵廉先用英语创作诗文,发觉家人看不懂后,才把作品改译成中文。

29

赵庆庆与加拿大华裔英语作家李群英(左)、朱霭信(右)。

谈到加拿大华人文学的总体水平, 赵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她说:“加拿大华人的文学作品有很多达到了一流的水平。像具有很长时间创作历史,而且质量也很高的一些前辈, 如叶嘉莹先生,写现代诗的痖弦老师、洛夫先生;还有住在艾德蒙顿,原来从香港中文大学过去的教授梁锡华都非常厉害的。他们的作品甚至可以说达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水平—虽然我们不能仅用诺贝尔奖来衡量文学作品的价值。

记者提到2006年,加拿大华裔医生林浩聪(Vincent Lam)发表其英语处女作《放血与神奇治疗》,并一举获得当年的吉勒文学奖。赵庆庆老师说她还翻译了林浩聪的作品并访问了他,写成《行医著文两相知》的博文,并被《世界日报》刊出。

她也有提到年轻的作家群:“像温哥华的宇秀、汪文勤。汪文勤写诗歌、散文、戏剧都很厉害的。多伦多这边的加中笔会的前会长曾晓文,另一位写出很多知名作品的作家张翎;还有蒙特利尔的薛忆沩、陆蔚青、郑南川、苏凤,他们的作品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都是非常优秀的”。

赵庆庆老师说,虽然对加拿大的华人作家来说,现在还没有一个很好的环境,读者群还不够大,但文学是心灵的歌唱,只要在思考,有感情,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好作品问世。“我对它的前景是看好的,也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它,研究它”。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