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moral2017

scroll back to top
中国姐妹花惨死日本 华人安全应受重视
新闻频道 - 国际传真
作者:约克论坛综述   
2017-07-14 11:14

7

失联两姐妹

日本当地时间14日,神奈川县警方宣布,在该县秦野市寺山的山林中,有人发现两个可疑包裹,里面各装1具尸体,尸体均已腐烂。因为在7月7日时,警方曾收到一条报警信息说居住在横滨市内的一对中国籍姐妹失踪,于是警方推测这两具尸体有可能正是这对姐妹,姐姐陈某兰,25岁(1991年8月15日生),妹妹陈某珍,21岁(1994年10月17日生),两人都住在横滨市。其中,妹妹目前是一名留学生,姐妹俩均来自中国福建。

警方在翻看闭路电视画面后,锁定了一名30多岁的男子,并怀疑该男子与本案有关。根据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姐姐与一位30多岁日本男子有感情纠葛。

朋友回忆:

7月6日下午,该朋友给陈某兰发短信未回,晚上得知陈某珍也无故旷工。就觉得很反常。于是当天晚上到两人公寓中查看,去敲门也没有人回应,在下楼的途中遇到了房东,说明了事情的经过,问房东能不能拿钥匙开门看看,房东说警察不在不可以随便进入房间,随后该朋友请求看一下监控录像,确认她们最后的行踪,房东答应帮忙查看,让该朋友明天早上9点30给他打电话。

7月7日早上,房东打电话让该朋友去她们家,早上9点33在管理员和警察的陪同下,进入了房间,房间没人。也没有打斗痕迹,管理员和警察认为她们纯属外出。但是该朋友怎么想也觉得不对劲,坚持要看监控录像。

8

监控内容:

7月6日凌晨1点左右:一个戴帽子口罩的可疑男子从四楼的楼梯下来进入陈某兰家,用钥匙打开了房门。男子进进出出好多次,但是第一次出来的时候藏在怀里的绳子掉出来了,立马捡起藏好,还下楼买了水,又回到陈某兰家。待了4个小时左右又出来了。

7月6日早上5点左右:陈某珍回到家中,有一次门开了一点又很快关上了,接着陈某珍就再也没有出来过。(注意:可能是陈某珍回到家中见到了不该看到了的所以想逃出去,但是立即被男子制服,所以门开了一点又很快被关上)后面这名可疑男子有一次出来,大汗淋漓的样子,环顾四周,想要确认一下周围有没有人。

7月6日早上10点左右:可疑男子的眼睛好像被人打过,红肿着眼睛离开了陈某兰的家,没带帽子和口罩,还背着个大包离开了。

7月7日凌晨00:39:身穿白色T恤的可疑男子再次进入陈某兰家中,00:44可疑男子拖着陈某兰的行李箱出门,不久便返回了陈某兰家中再次出门,这次是提着三四袋白色半透明的垃圾袋,大小有便利店大号袋子装满物品那么鼓。

9

事件已经很清晰了,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一周,日本警方仍毫无进展,对此,驻日使馆负责人已经与警方取得联系,将全程关注此事,并通过法律手段尽快查明真相。

到这里,小编和大家一样作为在外奋斗的华人,看到这条消息,既愤怒,又很痛心,两位花季少女的生命在人生最美的时候戛然而止,这无疑是毁灭了一个原本美好的家庭,同时,也为所有华人同胞敲响了警钟。

因为,最近还有一个震惊中美各界的章莹颖案件,也让我们感到华人的安全问题,真的要重视起来了!

对于章莹颖案情的每一步,牵挂着所有同胞的心,虽然嫌疑人已经被抓到,且已被正式起诉,最高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但是我们所关心的,其实还是章莹颖的安危,以及她究竟在哪里!

10

章莹颖

为什么这次的章莹颖案件会引起如此空前的关注呢?应该有三个原因:

第一,章莹颖有非常丰富的校友资源。

第二,章莹颖所在地华人数量众多。

第三,章莹颖背景纯粹,节俭质朴,品学兼优。

毫无疑问,莹颖是个符合大众定义中的传统自立自强好学生形象的----成绩优异、一心向学、家境贫寒、势单力薄……这样讨人喜欢的姑娘,怎么能让人不心痛呢?

虽然FBI已经不止一次声明说他们确信章莹颖已经死亡,但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不到最后一刻,相信没有人会选择放弃。

对于这两件案子,一个是事实清晰却迟迟无进展,抓不到凶手。另一个则是早早确认凶手,但对其毫无办法。殊不知,警方对嫌疑人的无所作为,极有可能就是在消耗着受害者的生命!当然,这次无疑也是一个机会,让中美两国,都更加关心留学生的安全问题。

11

随着中国学子足迹遍布海外,留学生安全事件频发,小编提醒各位三点:

1、由于西方媒体常常渲染中国留学生买豪宅、开跑车,给很多人造成“中国人都很有钱”的印象,使中国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躺枪”的风险。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要高调炫富,以免被犯罪分子盯上。

2、据了解,留学生之所以更容易被犯罪分子当作目标,原因就在于他们对身边环境不熟悉,从而容易将自己暴露在风险之中。所以,治安再好的地方,留学生也不能放松警惕,疏于防范。

3、交友一定要慎重,与家人保持密切联系,尤其要把自己的最新住址、联络信息及时留给亲属。

 

weibo365     weixin365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