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moral2017

scroll back to top
13岁在校少年 1/3曾受欺凌
新闻频道 - 华社要闻
作者:明报   
2013-04-25 13:07

alt

古洁明(左)与陈佩明,呼吁有兴趣家长出席如何处理欺凌问题讲座。

有资深社工指出,虽然欺凌现象在学校青少年和成年人都有存在,但以在学校青少年学生所面对的欺凌问题令人关注,因青少年如遭遇欺凌而不获得妥善解决,后果难以估计,轻则影响当事人日后长大后性格缺陷,严重的会变成另一些欺凌别人者,父母如发现子女有被欺凌,须积极帮助子女解决。

一个由约克区华人精神健康计划主办,帮助父母认识和解决欺凌问题讲座,将于5月4及11日举行。是次讲座合办机构之一约克区家庭服务中心(Family Services York Region)辅导员陈佩明接受访问表示,调查显示在校的13岁群组中,三分之一表示曾遭受过欺凌。欺凌定义是行为持续性、蓄意伤害别人及有重复性,形式包括拳打脚踢、抢东西甚至性骚扰等。受欺凌原因包括身型被取笑、肤色、性取向等。

根据跨国研究有关欺凌的报告指出,在35个国家中,加国的排名在过去10年处于稳定,没有明显上升或减少。被欺凌者无论是言语及身体受的伤害,带来深远的创伤。即使考试成绩优良,寻找到良好的工作,如果语言或社交能力差,身体或智力发展与其他人不同,一旦不能融入群体,就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

她指,现时的新趋势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欺凌,盗用别人的电邮发放其个人资料及事情,对受害人造成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根据报案资料显示,网上欺凌的受害人,其中8至17岁的以女性居多;成人则以男性较多,可能女性因害羞而不愿报案求助。

她提醒父母,告诉子女如遭受网上欺凌,应该告知父母,并且报警求助,这样可以透过有关服务供应商,停止传送欺凌信息,阻止欺凌者继续伤害当事人。

团体下月办讲座协助父母解决问题

陈佩明指欺凌事件包括:欺凌者、旁观者和被欺凌者,而且是循环发生。欺凌者可能自小在家中受到严格监管,在高压政策下生活,心中满有愤怒,有报复心态。如果没有适当疏导及处理,性格及成长过程中受到影响,长大后容易欺负别人。旁观者可能是老师或学生,他们可能怕被牵连而不加以援手,日后回想此事仍心感内疚。

她建议父母与子女建立良好关系,自小培养孩子的抗逆力,遇到挫折困难时能够勇于面对,并以家庭成为后盾;如果不幸成为被欺凌者,除了家庭支持外,有知己好友和学校社工的辅导,可以帮助他们走出阴霾。

家长获悉子女在校园被人欺凌,首先记录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内容,并约见老师及校长了解情况,用正面态度处理问题;如果仍然是无法解决或申诉无门,可以在约克区教育局网址连线上投诉,当局将会跟进事件。

泉源辅导中心总干事古洁明表示,是次活动由11个社区机构合办,她指整个社会都存在欺凌现象,加上科技日新月异,欺凌手法及使用的工具已转变,而网上欺凌更超越时空界限。

被欺凌者无从申诉,影响其身心灵的健康、自我价值观、个人成长、生活、婚姻及社群关系等。所以,家长认识整全人格素质的培养重要性,并要帮助子女建立自强能力;而父母知道孩子遇到这些问题时,懂得如何处理及求助。今次讲座希望唤醒家长、学校等关注欺凌问题。

资深社工教破解欺凌
“破解欺凌现象掌握处理方法”(Understanding the Phenomenon of Bullying)讲座,将于5月4日及11日上午10时至中午12时,于万锦南区新移民服务中心(Welcome Centre Markham South Unit 8, 7220 Kennedy Road Kennedy Fields Plaza)举行,亦是响应华人精神健康月之活动,费用全免,讲座以粤语进行,设有国语翻译,由资深注册社工黎婉君、陈佩明及张静雯主讲。

内容包括教父母认识欺凌的形式和实况,并对子女身、心、社交及将来前途发展所带来深远影响,从而学习掌握有效的处理方法及运用社区资源,陪伴子女安稳渡过。

查询或报名,可致电905-305-7440内线4222与唐太联络。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