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文学走入海外读者视野
八方专栏 - 时政点评
作者:李 彦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08-30 10:32

alt  

       文学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向其它民族展示自己的窗口。
  人们常常感叹,中国文学尚未在世界上得到它应有的地位,也远未被世界人民所充分认知。不可否认,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对世界文学名著的了解,远远超过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学名著的了解。在国外的大学生和普通知识分子中,却鲜少有人读过中国的文学名著,尽管这几十年来,为了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翻译介绍的中国文学作品也不算少。问题出在哪里呢?人们果真欣赏不了中国文学吗?
  似乎不是。1987年,我刚到加拿大的时候,在校园里遇到了一个宗教专业的教授。他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兴趣,阅读了图书馆里收藏的英文版《红楼梦》,兴奋地与我探讨了半天。令他念念不忘的,并非宝黛的爱情,而是书的结尾,当贾政乘船归家,下雪天里停泊在运河码头旁,遇到身披大红斗篷的宝玉被一僧一道夹持着与他告别的情景。中国经典文学的艺术魅力显然深深打动了西方读者。
  我曾把外文局翻译出版的中国作家小说选推荐给加拿大作家阅读,有一位女作家告诉我,她非常喜欢张洁的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这种典型的中国式爱情,在我青年时代曾经深深打动过我。可见人类情感的息息相通。
  然而,这些都属于凤毛麟角的例子。2008年,我组织召开中加两国顶尖作家交流会时,与我校英文系一位老教授共同策划这个项目,她是加拿大文学的专家,但却问我,中国最著名的作家是谁?有哪些代表作?她坦承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中国文学的作品。
  莫言的获奖,标志着中国文学正在开始被世界所了解。最近,我在和同事们交流时,不少人都表示,知道有一位中国作家获得了这样的荣誉,虽然他们都没有读过他的作品。
  西洋文字像女仆 中国文字像贵妇
  以我的经验来看,如果加以引导,推广的方法得当,其他民族也是能够欣赏中国文学的。
  如何推广呢?我认为,大学课堂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在海外高校中开设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这些选修课程,采用合适的教材、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海外年轻人提供中国文学的启蒙教育,诱导、培养他们的兴趣。
  譬如,有一所著名大学的教授在“中国简介”这门课程中,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方式,通过阅读不同时期的经典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文学产生探讨的兴趣。阅读材料从《史记》中的《豫让传》、《荆轲传》,到《唐人传奇》、《水浒》选段,直到五四时期鲁迅的《狂人日记》、丁玲的《沙菲女士日记》。从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学生们了解到中国文化的精髓,也了解到不同时期社会变革的深远意义。《豫让传》仅有短短几百字,紧凑、精炼,却生动地概括了“忠孝节义”的全部价值观,带给学生的是极为新鲜的感受,也激发了他们对中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如何让我们的文学走入外人的视野呢?十几年来我在滑铁卢大学讲授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历史、汉语这些课程,业余时间也用中英文交替着创作了一些作品,摸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
  在课堂上讲授汉语时,为了使那些习惯了拼音思维的头脑转变成能够接受形象思维的模式,我往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把每一个汉字掰开揉碎了,用图画的方式嵌入学生的头脑中,加强他们的记忆。这一过程,促使我去对比、思考两种文字的优劣。
  鲁迅曾提到过:西洋文字像一个朴素无华但却方便实用的女仆,中国文字像一个美丽优雅、但却奢侈无用的贵妇。我的体会是:中文是象形文字,视觉效应和强烈的韵律感激发了情绪感触与审美趋向;英文则是一种很规范、逻辑性很强的语言,26个字母像符号一样,能使人把注意力转移到事物的实质层面上,使思绪更加理性、朝纵深发展,因而不太受文字表象的诱惑和干扰。这种语言的特性是否影响到人对事物的思维与判断呢?
  当我讲起唐诗宋词时,那些中国人世代传诵的千古佳句译成英文后,外国学生觉得实在是平淡无奇,不理解为什么会被中国人奉为经典。中文读者在视觉上感受到的冲击,在英文翻译中荡然无存。韵律的妙处就更无从谈起了。因此,在中文语境下所写的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后,不可避免地要失去汉字固有的审美趣味与内涵。更不用说翻译者自身的文学、文字功底在“再创作”过程中对译作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了。
  我多次鼓励学生们借阅图书馆里的英文版《红楼梦》,了解中国文学中的精品。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翻了几页就读不下去了。最好的,也只是读了几个章回就放弃了。
  西方读者更习惯于线性结构的小说,一位主人公,一个家庭,贯穿始终才算理想。反观中国文学,以传统的章回小说为代表,习惯于群体式结构,一部小说里有几百个人物是司空见惯的。《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无不如此。这种写法,对中国人来说没有问题,但是翻译成英文,外国读者却觉得很难搞清楚谁是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为什么?
  因为中国人的名字都是有具体内容的,文字所包含的意象可帮助读者记忆。例如宝玉、晴雯、凤姐、花袭人,都是作者精心挑选的字眼,会在读者脑中生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
  然而,我们的优秀作品翻译成英文后,以26个拼音字母出现,这几百个人物在书中就失去了特征,极易相互混淆。再加上故事又沿着多条支线展开,就给西方读者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从而兴趣大减。
  不同的价值观念  
  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典故、传说、成语以及大事件对西方读者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小说中如果经常引经据典,翻译时却又没做简明扼要的解释,就会使读者不知所云,因而也会失去阅读兴趣。
  例如:某著名作家的中文小说,中文读来脍炙人口,翻译成英文后,在北美市场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反响。对于某些中文读者熟知的历史常识,译者是应当进行简明扼要的解释的,譬如东王府、老佛爷、大跃进、破四旧等等。
  如果我们的作家和翻译家们还能对其他文化在真善美的认知标准上有更多的了解,就会事半功倍。
  譬如《水浒传》中李逵为了逼迫朱仝上山入伙,杀害了县官的小儿子,在西方读者眼中,那是十恶不赦的魔鬼,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会津津乐道于这种英雄人物,因此很难引起共鸣。宋江杀妾、武松杀嫂、杨雄杀妻,这些中国读者眼里的精彩段子,都令西方读者摇头。
  班里一个女生告诉我,读完鲁迅的《孔乙己》后,她对这个人物的悲惨命运充满了怜悯。她的角度,与我们通常对这一作品中人物批判甚至嘲讽的分析,有不小的差别。
  究竟是保持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学呢?还是经过“译写”的加工处理改造中国文学呢?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给外国人讲故事时,我会特别顾及到他们的思维方式,并且在背景资料上多着笔墨,帮助读者理解故事的內涵。这些都不是简单地直接翻译所能达到的。
  培养大批高层次的翻译人才,将会大大增强中华民族在各个领域与世界交流的能力和话语权,这恰是我们欠缺又急需的。从长远看,我们需要培养的翻译,不应当只是翻译机器,而应当是高素质的人才,具备扎实的文化根底,才能胜任文学翻译的职责。
  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通过孔子学院这个平台,几年来我们尝试着用各种方法,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切切实实地做了几件事。
  首先是编辑针对海外大学生的双语中国文学教材,逐步在滑大开设中英文翻译的证书课程,培养专业翻译人才,满足中加两国文化交流的需求。
  其次是翻译出版当代中国优秀文学作品。我们正在与加拿大的出版社合作,翻译出版当代中国优秀短篇小说选集,引入北美课堂。
  建立中文资料室,方便师生阅读,促进和培养海外华裔子女对中文的兴趣。
  采用不同形式,加强有效的中外交流。滑铁卢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以来,几乎每年都召开一次与文学相关的国际会议,促进中国作家和学者直接与其他民族的作家和学者交流。譬如:邀请了中国著名评论家白烨为大学生讲课,介绍中国当代文学现状;举办了“中加两国顶尖作家交流会”,邀请刘庆邦、刘震云、格非等来加,与加拿大著名作家和学者交流座谈;还举办了 “纪念白求恩逝世70周年国际研讨会”、“沿着丝绸之路——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文学-历史-呈现:北美华裔作家英文作品研讨会”等。
  我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努力,中国文学的宝库一定会在全人类面前展现它璀璨的光彩。
  (作者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孔子学院院长、作家)

scroll back to top
 

相关文章推介